• 站点搜索:
新闻热线:0578-5131068| 邮箱投稿:yhxwwtg@163.com
【丽水日报】洪少星:雪梨树下,未来可期
2019年10月09日 16:11  云和新闻网

  洪少星,1959年10月1日出生,家住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安溪村。2002年,她种下乡政府免费发放的400棵梨树苗,乘着“雪梨振兴”的东风,通过微信、淘宝等渠道销售,每年全家增收3万余元。

  岁月在60岁的洪少星身上留下风霜,却掩盖不住她脸上夹带的幸福。

  这个只在课堂上迷糊“混”了两年的农妇,没能摘掉“文盲”的帽子,就连自己的名字,都写得很费力,生满老茧的手紧紧攥住水笔,“一笔一画都像刻进白纸里”。

  10月1日,是国庆节,也是她的生日,这成了她此生最荣耀的事。

  令她觉得未来可期的,除了这个特殊的日子,还有雪梨挂满枝头的画面。

 

  夏天的傍晚,跟村民一起乘凉,云和县安溪畲族乡安溪村村民洪少星总会自然而然说起“云和雪梨”,告诉邻居们它的品质特点,“比天津雅梨甜,比山东莱阳梨汁多,比义乌梨细嫩”,还会故意提高声音指出其地位渊源:它是一代名果,有500多年历史。

  梨树,是她一家的“摇钱树”,雪梨,理所当然成了全家的“致富果”。

  事情得从2002年说起。

  那一年,乡政府为了让村民脱贫致富,给家家户户免费发放梨树苗。“那时每天都有大把空闲时间,有的是体力,所以我们家一口气要了包括翠冠、清香等品种的400棵梨树苗,全部种在自家的后山上。”事实上,当时家里做有5000多棒菌棒,她一点儿也不闲,只是那些勤劳刻苦的品质,深深镌刻进了她这一辈人的骨子里。

  那时,她43岁。

  作为全乡第一批雪梨种植户,洪少星开始了与时间赛跑的日子。翻土松土、浇水施肥、修枝整形……虽然体力上不如男子,但管理梨树,她一点也不含糊。

  从家里到梨园,全是陡峭的山路,“足足得走半个小时”。每年,她要给梨树施肥两三次,“马虎不得”。期间,乡里多次邀请雪梨专家对村里的雪梨种植户进行培训、技术指导,并深入雪梨基地,面对面、零距离、手把手进行栽培技术和梨园管理培训。“讲解直白清楚,是我这辈子学到最实用的知识。”洪少星说,每次培训,她都不敢犯迷糊,从中逐步学会如何修剪果枝、施肥、嫁接、选种等栽培技术知识,以及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,这让她觉得受益匪浅。

  3年后,后山的400棵梨树开始挂果。

  摘下第一个雪梨后,洪少星没舍得吃,揣在布兜里,匆匆下了山。到家后,她将雪梨洗净,削去果皮,切成片,装在盘里,放在一家人面前。大家互相看了一眼,各自拿起一片,“一口咬下,充盈甘甜的梨汁瞬间在嘴里流淌。”她回忆道,“那大概是我吃过最甜的雪梨了。”对于这家人来说,分的是梨,享的却是幸福和期望。

  挂果第一年雪梨就卖了个好价钱,“足有三四千元,是笔大收入哩。”第二年,雪梨收入破万,尔后每年都能增收三四万元。

  2013年,在自家宅基地上,洪家盖起了两层半的小洋房,宽敞亮堂,单层面积足有110平方米。

  “好卖、好吃、好挣钱”。从此,洪少星一家的日子,就像雪梨一样,甘甜滋润。

  在种植梨树前,洪少星对未来的道路一片迷茫。

  她的一生,平淡无奇,还带着一点悲伤色彩。因为父亲早逝,她4岁以后的童年生活,和姑姑相依为命。吃不饱、穿不暖,对她来说,童年的味道,是苦的,除了那一天——姑姑一定会给她煮碗鸡蛋面,面是提早买好的,蛋是自家老母鸡下的,“每一年,她都吃得连汤汁都不剩”。

  这是她童年记忆里,“唯一甜味的一天”,不是春节,是生日。

  23岁那年,洪少星嫁给同村村民洪方土,“酒席简单得很”。娘家的陪嫁品,是一张小方桌和一只木柜子。分家时,婆家给了2亩田。

  婚后,她走上了“卖力气赚钱”的路子。当挑担工,从安溪村挑往东岱村,一路上坡,徒步至少需要4个小时,一趟下来,每挑100斤能拿到2.3元。事实上,瘦弱的洪少星只能承受七八十斤重量,为了多赚点,她咬着牙,硬是挑起百斤肥料在碎石路上摇摇晃晃前行。

  而那时,作为地道的农民,洪少星甚至穷困到买不起肥料。

  说到过往的这些状况时,她双手交叠着放在膝盖上,神色平静得像是谈论别人的故事。

  1994年,丈夫生病住院,光是治疗费就花了近3万元,而当时,家中只有几百元钱,“剩下的全是七拼八凑借来的”,“日子难不怕,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。”轻描淡写的背后,是一位妻子对丈夫无声的爱。

  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,丈夫几乎没有劳动能力,孩子读书和生活开销,压力全在她一人身上。日子还得继续,她硬着头皮想法子赚钱。1998年,她打算种植袋料香菇。然而,丈夫生病欠下的钱仍未还清,哪来的本钱做生意。

  所幸,在她身上,总有一股“不服输”的韧劲。

  在向当地农村信用社贷了3000元钱后,她便多了一个身份——菇农。

  这些年里,一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。尤其是在种植雪梨后,生活有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,“日子有了新盼头”。

  如今的安溪乡,因地理位置优越、气候适宜、种植科学,当地的雪梨香甜可口、皮薄肉脆、汁多爽口。迄今为止,全乡累计发展雪梨种植近3000亩,投产800余亩,投产雪梨每亩可达2000斤。

  随着知名度越来越高,云和雪梨两度被评为“中华名果”。2016年,国家农业部颁布公告,云和雪梨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。“云和雪梨”成为云和县第一个、丽水市水果类第一个地理标志农产品。

  为进一步打响“云和雪梨”区域品牌,“雪梨振兴”被写进云和县2018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。

  而洪少星,既是“雪梨振兴”的助力者,又是受益者。

  起初,雪梨收购价每斤2元多,其余零售的,她得运到县城的路边售卖。而今,“一切大不一样”,不仅价格翻倍上涨,而且供不应求,“比如翠冠,还没开始采摘就被预定了大半,剩下的,不出家门就卖空了。”她自豪地说,销路根本不用愁。

  大约四五年前,洪少星开始给自家雪梨定制纸箱,每个箱子光是成本就要10元。一箱雪梨12个,个头均匀、口味脆甜,重量均在400克左右,每箱售价80元。洪少星介绍,近年来主要的销售渠道是通过微信、淘宝等,除了县城外,雪梨主要销往广西、上海、金华等地。前些日子,她寄出的两箱雪梨,光是运费就要120元,再三与买家确认后,对方依然表示:“尽管寄过来,运费到付即可。”

  效益最好的一年,洪家收获了4000多斤雪梨。很多客户数年里只认准她家的雪梨,还没成熟就开始打款预定,对此,洪少星言之凿凿:“我家梨树不打任何激素,卖的是良心梨!”

  一阵雪梨振兴的东风,让洪家的日子彻底变了样。

  梨园里,从前几十厘米的梨树苗,如今长至2米多高;每年丰收季,家中铺满一地的雪梨,梨香满屋;全家从山脚的危房搬出,住进小洋房,即使暴雨来临也能安然入睡;更重要的是,每年生日,不再只有一碗鸡蛋面,两个女儿专程回家,为她烧好一大桌菜……

  从前,无论什么天气,洪少星都得干活:或上山,或下田。而今,她有了更多选择,比如这天下午,她就决定在家休息,“因为天太热了”。

  在洪家新房的大门上,贴着一副对联,横批写的是,财源广进。

  这恰是她当下的生活。

来源:丽水日报 作者: 编辑:黄丽芬

童话云和
微信公众号
童话云和
新闻客户端
网站地图
首 页 新闻中心 热点关注 部门动态 云和旅游 企业在线 网络问政 浮云文苑 媒体看云和 微 博
专 题 今日云和 时政新闻 本地新闻 乡镇街道 图说云和 云和教育 公告公示 丽水辟谣网 微 信
省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:0571-81050678 微信:wangxinzhejiang 邮箱:wangxinzhejiang@qq.com
云和违法和不良信息公开举报电话 |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578-5131068 微信:tonghuayunhe 邮箱:1906165839@qq.com
云和县融媒体中心主办 云和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
浙江在线加盟单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33120190052 浙ICP备2021001158号